2024年10月18日-20日,由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学类)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承办的“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语言发展与障碍学术创新论坛”成功召开。智语实验室向大会提交的3篇论文均获录用,博士生刘馨怡、蔡浩,硕士生刘晓琳在会议中进行了口头报告。
参会内容
在“语言发展障碍”小组中,刘馨怡以“睡眠剥夺对语言相关脑功能连接影响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为题进行了汇报。该研究借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考察了睡眠剥夺对语言相关脑功能连接的影响。研究从语言的四个方面对功能连接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进行了评估,即语音、字形、语义、句法。研究发现,睡眠剥夺影响语言相关脑网络的连接状态,特别是与句法相关的脑网络。此外,睡眠剥夺对语言相关脑网络的影响在男性组与女性组、青年组与老年组间存在差异。其中,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颞叶相关皮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顶叶相关皮层。这些发现强调了大脑功能连接对睡眠剥夺的响应变化,可能是大脑功能中性别和年龄差异的来源。在未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应考虑性别与年龄差异,特别是在脑疾病治疗方面。该篇论文目前已发表在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SCI, Q2, IF = 2.9)。
在“语言老化与临床语言学”小组中,蔡浩以“言语障碍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多模态元分析”为题进行了口头汇报。该研究采用激活似然性估计(ALE)的方法从大脑的神经活动、灰质结构、白质纤维束连接和脑网络功能连接四个方面探讨了构音障碍、发音障碍、口吃和失语症四类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各类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既存在特异性也存在共性。在特异性方面,构音障碍患者右侧颞上回的神经活动增强而左侧中央后回的神经活动降低;发音障碍患者右侧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神经活动增强;口吃患者右侧额下回的神经活动增强而左侧额下回神经活动降低;失语症患者双侧前扣带回的和左侧额上回的神经活动降低。在共性方面,各类言语障碍患者的运动和听觉皮层均表现出神经活动的降低、灰质减少和白质FA值的降低,并且其默认模式网络和额顶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这些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言语障碍神经机制的理解,为临床的精准诊疗提供参考。该篇论文目前已发表在Cerebral Cortex (SCI, Q2, IF = 3.7)。
在“儿童语言发展”小组中,刘晓琳以“5-6岁儿童汉字书写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及其预测因素:一项潜在剖面分析”为题进行了汇报。该研究通过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了5-6岁儿童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并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探究个体认知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儿童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展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别:高效组的儿童书写速度快且笔控稳定;细致组的儿童书写速度较慢但笔控稳定;潦草组的儿童书写速度快但笔控不稳定。笔压可以作为书写表现的关键指标。此外,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和家庭读写环境均能预测儿童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并且这两者在书写速度上存在交互作用。此研究验证了读写的动态交互模型,体现了具身认知与环境因素的融合,并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了关于汉字书写教学和干预方案的针对性指导。该篇论文目前已投稿至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SCI, Q3, IF = 1.8),当前处于审稿阶段。
智语实验室一直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交流技能,积极推动并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科研项目以及创新大赛等活动。本次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并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是智语实验室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
论坛介绍
2024年语言发展与障碍学术创新论坛由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学类)批准立项,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会议免注册费并提供食宿。此次论坛重点探讨了儿童语言习得、障碍及干预、语言老化、临床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视角下的语言研究等议题。